高校教师职称咋评更科学?——重点关注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020-09-18 11:36   来源: 互联网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人事部和教育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克服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中的学历、资格、帽子、论文、项目等倾向。


如何打破相关的不良倾向?我们还要经历多少个层次的改革?新华社记者在这方面走访了一些大学和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

1600400362870625.jpeg

有关不利趋势的影响急需纠正。


伤害教学。"过去只发表了几篇论文,发表了几部专著,获得了几个课题。"一批高校教师对记者说,教学质量是否好,学生是否取得了进步是很难量化的,这是职称评价调查中的"边缘化"。这就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抱怨说,一些高职称和高职称的科研明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匆忙中,"对他们的老师来说都是多余的。


  ——伤科研。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即"C刊")设计研制者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指出,部分高校还存在论文评价机制问题:通过论文评价教师学术能力时,忽视论文质量,只看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是否SCI期刊、是SCI的一区或二区,错误地将评价期刊的指标等同于评价论文价值的指标。部分高校将在SCI期刊上刊发论文与重金奖励挂钩。


苏新宁等专家指出,"畸形"的评价标准和物质利益使正常的科研评价异化为"学术GDP",一方面导致国内高校不必要的版费"猛增",另一方面导致学术失范。


伤害教师"。"帽子"、项目、奖励等学术荣誉和资源很容易集中在少数正式和高级教师身上,这对高校年轻教研人员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评价题目更科学?


目前,一些高校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多注意好的教学"。"华松班有三宝,有案例、黑板写字、少喝水。"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蒋华松在讲台上扎根30多年,是学生心目中的"数学演说家"。在他的职称复习材料中,没有论文,只有一篇签署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号,以及"高等数学"等教材专著。2019年,南林调整了政策。蒋华松通过"教学专业"这一类别对高级职称进行了评分,其主要目标是教授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靖说,2019年,学校增设了新的专职辅导员职位,分别设置了一系列职称晋升条件,在职称评价中分别进行了指标和考核,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可以分别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的高级辅导员和高级辅导员的职称。"-


更多地强调"能够改变"。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专业李灵志从事5万多亩农业技术推广,每亩收入增加2000多元,培养了近万名菜农和贫困家庭,并带动了30000多名种植者。但是如果她按照旧的规则来评价她的头衔,她的成绩就不如SCI论文那么好。在学校探索并实施了"推广教授"职称评估新规则后,她被评为高级职称。


南通大学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高江宁说,南通大学已颁布新规定,将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承担的项目和资金作为政府科技规划项目的相应水平,在职称评价方面给予同等待遇,激励效果明显。


更多的重点是"具备专业知识"。几天前,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聘请了一名科幻作家,主修批判性州立物理,担任"沟通与写作"的一流讲师。他介绍了一位教授创造性写作的"回归",不管他是否写作,只是因为他曾在四所海外大学任教,而且擅长教授中文和英语写作。


教学是关键。"该校院长陈月红说,南方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他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所以当我们介绍一位老师时,我们不看他的帽子和论文,但我们可以很好地教他们。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简介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sitemap